

影響男性生殖力
父親所接觸的汙染影響精子的基因表達
摘譯自Neuroscience News(2017):Father's environmental exposure affects sperm epigenetics, study shows
麻塞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父親體內的塑化劑濃度透過精子DNA的表觀遺傳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s)影響胎兒是否順利生產。該研究發表於《人類生殖》期刊。
塑化劑是常見於塑膠製品和個人衛生用品如刮鬍泡泡中的化合物,所有的美國人體內都可以測量得到。目前已知塑化劑會干擾賀爾蒙的運作,並且在人體研究上發現與精子品質、雄性激素的改變有關。
研究人員相信這是第一個在人體上研究塑化劑如何影響精子表觀遺傳學(sperm epigenetics)、胚胎發育,以及精子細胞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否來自父親在環境中所接觸的汙染的研究。DNA甲基化,作為一種表觀遺傳學的機制,是DNA上的一種化學標籤,能夠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情況下控制基因的表達。
研究人員Pilsner解釋:「過去有人十分關注孕婦如何保護發育中的胎兒,如拒菸、拒酒。我們發現,父親的環境健康因素也會影響懷孕的過程是否順利。精子的成熟歷經72天,我們的研究顯示在受精前的這段時間,是環境因素影響精子表觀遺傳學一個重要的階段,連帶影響生命早期胚胎的成長。因此,父親跟母親一樣,都要小心」。
接觸塑化劑的男性,精子的活動力較低
摘譯自Health Innovations(2015):Study finds lower sperm motility in men exposed to a common, everyday chemical.
長久以來,人們知道精子活動力和受孕之間具有線性關聯性。精子活動力是指精子正確通過產道接觸卵子的能力。精子活動力也有助於精子通過卵細胞外圍的細胞外基質。
動物研究發現,接觸某種塑化劑對於雄性生殖功能具有負面影響。然而,人體研究的發現結果並不一致,而且大多是根植於低生殖力的樣本,這些人所展現的接觸與生殖關聯性未必等同於一般人。
現在,一項來自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接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也就是塑化劑----的一般男性,其精子活動力比較低,也因此比較不易懷有小孩。
塑化劑是一群化合物的統稱,其中有一些被懷疑是內分泌干擾物。日常環境中許多軟塑膠都可以見到塑化劑的蹤跡,如壁紙、拖鞋、指甲油、香水、地板、地毯等等。由於塑化劑會從塑膠製品中滲出,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它,並且透過食物、飲料、皮膚接觸和呼吸進入身體。塑膠化的濃度透過尿液樣本就可以測量。
本研究測量300位18-20歲男性尿液中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代謝物的濃度,以及精子的品質。結果顯示,一個人體內代謝濃度越高,精子活動力就越低。資料顯示,代謝物濃度最低的1/4樣本,其精子往前移動的比例是57%,相對的,代謝物濃度最高的1/4樣本,比例只有46%。
母親接觸低劑量塑化劑影響男嬰將來的生殖力
摘譯自Science Daily(2015):Exposure to low levels of common chemical (phthalates) shown to possibly affect reproductive health of male newborns
根據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在懷孕期間接觸塑化劑的母親,所產下的男嬰將來不孕的風險也比較高。Swan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即使是低劑量的接觸,這類化學物質對於男嬰生殖器的發育具有負面的影響,進而影響他們日後的生殖能力」。
該研究發現,在孕期前三個月接觸到塑化劑----尤其是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母親,其男生在出生時的肛門生殖器距離(anogenital distance, AGD)比較短。男嬰的肛門生殖器距離通常比女嬰長50%至100%,是生殖健康的指標。
近期的動物與人體研究指向DEHP和其他的塑化劑與多種男性生殖異常有關,包括男嬰的肛門生殖器距離縮短。肛門生殖器距離是一個靈敏的指標,代表男嬰生殖器的發育受到產前因素的干擾。先前的研究顯示肛門生殖器距離變短與不孕症和精子數量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