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岸印象-400-16.jpg

孕婦幾乎無一倖免

懷孕初期體內孕婦的化學物質影響胎兒智商
摘譯自Science Daily (2019): Chemicals in consumer products during early pregnancy related to lower IQ, especially in boys

根據瑞典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和卡爾斯塔德大學的研究,懷孕初期3個月接觸生活用品中的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可能關係著兒童7歲時較低的智商,該研究發表於《國際環境》期刊。

科學家於718位孕婦懷孕前3個月測量她們尿液和血液裡26種化學物質的濃度。這些化學物質包括食物和飲料容器中常見的雙酚A(BPA),以及殺蟲劑、塑化劑等其他日常用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其中,有些會干人類擾內分泌的運作,有些會影響動物的內分泌,有些因為跟已知的的內分泌干擾物拒有相似的化學特徵而被列為可疑干擾物。

研究人員在小孩7歲的時候再做追蹤,發現那些懷願期間體內化學濃度較高的孕婦,小孩的智商比較低,尤其是男孩。在上述的化學物質中,用來取代雙酚A的化學物質雙酚F(BPF),對於與低智商的關聯性最高,代表這種物質沒有比較安全。

研究還發現其他值得關切的化學物質,包括殺蟲劑毒死蜱(chloropyrifos)、清潔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多氟烷基(polyfluoroalkyl)、抗菌肥皂中的三氯生(triclosan)、軟質PVC塑膠和化妝品中的塑化劑。有許多這類化學物質待在體內的時間很短,意味著即使是短時間的接觸也會造成危害,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該極力避免,以免危害胎兒的神經系統。

「這個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多數的研究只鎖定單一的化學物質,然而人類卻是多種化學物質同時接觸,每一種物質劑量雖然不高,加起來就可以產生危害」,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代表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傷害兒童的腦部發育,而且某些被認為比較安全的替代品不見得真的如此。

即使是低劑量的接觸,這些化學物質還是會干擾內分泌的運作。某些會在懷孕期間穿透胎盤,對胚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儘管成人避開汙染物可以排除負面的影響,但是在胚胎發育的關鍵階段,卻會留下永久的傷害,因為這個階段內分泌的細微改變就可能影響孩子長大之後的健康。

孕婦體內測出多種化學毒物 全美各地都有

摘自環境資訊中心 (2011): 孕婦體內測出多種化學毒物 全美各地都有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幾乎全美各地的孕婦都測出體內含有多種毒性化學物質!除了常用於不沾鍋、加工食品與個人護理用品的化學品之外,甚至還包括1970年代起就禁用的物質。

這項研究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進行,研究中分析了268位孕婦的數據,取樣自代表全美人口樣本的2003-2004年「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計畫。目前這項結果已發表在聯邦政府出版的《環境健康展望》期刊。 

UCSF「生殖健康和環境」學程主任伍德拉夫(Tracey Woodruff)表示,「在孕婦體內發現到這麼多化學物質,而且完全不知道這些化學物質對懷孕過程的影響,這實在令人感到驚訝及憂慮。」

實驗內容針對163種化學物質進行數據分析,伍德拉夫帶領的團隊發現,99-100%孕婦體內檢出以下物質:包括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全氟化物、酚類、多溴聯苯醚、鄰苯二甲酸、多環芳香烴以及高氯酸鹽等化學物質。

其中,鄰苯二甲酸(PBDEs)作為阻燃劑,目前包括加州在內的許多州都禁用,­而DDT是一種有機氯農藥,在1972年已經禁用。 

此次調查對象有96%婦女體內有雙酚A。雙酚A用於增加塑膠硬度及透明度­,是環氧樹脂成分之一,而環氧樹脂則常用作食品或飲料罐的內層塗料。研究人員說,胎兒於產前接觸到雙酚A,腦部發育將會受影響,日後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會增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