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oastimpressions-900-31.jpg

塑及性慾與各種生理功能

家用塑膠製品如何破壞性生活

摘自 The Guardian(2014):How household plastics could ruin your sex life

最近,在美國生殖醫學會所舉辦的研討會上,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 Emily Barrett 發表了一個研究,他們測量360位懷孕女性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並且透過訪談,詢問這些孕婦在懷孕之前有多長的時間對於性行為失去興趣。要求人們回想數個月之前的感受並且公開表達,可能不是個十分嚴謹的研究方法。不過,每一位孕婦體內都有塑化劑的殘留,而且體內塑化劑濃度最高的,失去性慾的可能性高於體內濃度低的孕婦2.5倍。

 

Barrett 的研究只針對女性,不過先前該大學曾經鎖定男童研究「女性化」與塑化劑的關係。其他的研究還發現,塑化劑可能跟精子數量減少、提早進入青春期(進而增加乳癌的風險)、和糖尿病之間具有關聯性。兒童是特別容易受到影響的族群。塑化劑可以穿透胎盤。上個月,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胎兒在子宮階段的塑化劑濃度與兒童時期的氣喘具有關聯性。更早之前,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塑化劑與低血壓之間的關聯性。

降低血液中的睪酮激素

摘自 Science Daily(2014):Reduced testosterone tied to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 exposure

根據內分泌學會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CEM)的一項新研究,暴露在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酯──一種干擾內分泌運作、常用於塑膠和個人護理製品的化學物質──將會降低血液中的睪酮激素水平。

睪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它影響男性和女性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包含生長發育、腦部功能、骨密度和心血管健康。過去五十年,已經有研究發現男性睪酮激素有下降的趨勢,並引起相關的健康問題,如男性精液品質降低,以及男嬰生殖器畸形等等。

 

動物及細胞研究發現,某些鄰苯二甲酸酯會干擾睪酮在器官和組織裡的正常作用,因此學者著手進行研究,檢測這些廣泛應用於軟質PVC塑膠和個人衛生用品的化學物質是否會在人體產生類似的結果。

 

「我們發現,有幾個重點族群,包含6-12歲男童和40-60歲的男女性,睪酮水平降低與接觸鄰苯二甲酸酯相關。」研究作者之一John Meeker(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碩士)說:「這與公眾健康攸關重大,因為年輕男童睪酮水平低會對生殖發育造成負面影響,並且損害中年男女的性功能、性慾、精力、認知功能和骨骼健康」。

 

這項研究檢測了參與2011至2012《美國國家健康及營養調查》2208位民眾的鄰苯二甲酸酯及睪酮水平。研究團隊分析尿液樣本,以測量身體代謝鄰苯二甲酸酯之後的13種物質。睪酮水平則是使用受試者的血液樣本。

學者發現,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鄰苯二甲酸酯對於睪酮水平有不同的影響。對於40-60歲女性,體內鄰苯二甲酸酯濃度高,睪酮水平連帶著下降10.8%至24%;對於6-12歲的男童,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濃度增加,睪酮水平則下降24%至34.1%。

 「雖然橫斷面(cross-sectional)的研究設計限制了我們(對於因果關係)能下的結論,但結果依然支持這項假設:接觸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酯,可能導致睪酮水平下降和相關疾病。」Meeker說:「隨著日益增多的證明顯示(鄰苯二甲酸酯的)不良影響,無論是個人或是政策制定者也許要採取一些措施來將其暴露量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內。」

認識睪酮

摘自維基百科:睪酮

 

睪酮(testosterone)是主要的雌雄激素,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對健康都有重要影響,包括性慾、力量、免疫功能、對抗骨質疏鬆症等功效。睪酮的效用可以分為合成代謝及雄性化效應,這些效應一般都是男性的第二性徵:

  • 合成代謝效應:包括肌肉質量及力量的增長、增加骨質密度及強度、刺激線性生長及骨骼成熟等;

  • 雄性化效應:包括性器官的成熟(尤其是陰莖及胎兒陰囊的生成)、出生後(通常是在青春期)聲線的轉沉、鬍鬚及體毛的生長等。

 


 

 
bottom of page